一说到食用碱、食用小苏打、酵母和泡打粉,很多人都会混淆不清,这四种物质到底有什么区别,在生活中各有哪些用途呢?赶紧跟着一起来看看吧。

首先,从化学组成上,食用碱又被称为苏打化学式碳酸钠,而小苏打的化学式碳酸氢钠碱性程度上,小苏打要比食用碱弱一些,酵母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。泡打粉主要是由碱性原料小苏打加酸性原料加玉米淀粉三者构成。
第二点,用途完全不同。老一辈人在用老面发酵面团的时候,通过物理发酵会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,和面的时候就会撒一些食用碱作为中和剂来中和过多的酸性物质,但食用碱的用量要得当,过少面就会发酸,过多面就会发黄。
也就是说,食用碱的作用可以中和酸性,抑制过度发酵。其本身并没有太多发酵蓬松的作用,都用在制作面条或者春饼上,为了使面变得更劲道。
但小苏打、泡打粉和酵母就不一样,这三样物质共同的目的是让面团产生二氧化碳,使面团蓬松柔软。小苏打属于化学膨松剂,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气体,但面团中的酸性物质毕竟有限,所以释放的二氧化碳并不多,产生的气孔小,面团就会发的不好。
另一方面,小苏打偏碱性,用量过多还会产生苦涩味道,而且面也会发黄。因此,小苏打多于制作麻花糕点,用它制作的东西会比较酥脆。
泡打粉是一种酸碱混合的复合剂,大家都应该知道,酸碱遇水或者高温会发生中和反应,释放二氧化碳气体,这样就会使面团快速蓬松。
而泡打粉中的玉米淀粉将碱性原料和酸性原料隔离开,避免过快发生反应。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双效无铝泡打粉,就是可以在加热前揉面时就释放二氧化碳,加热后可以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,满足面食多次膨胀的要求。
泡打粉适用于制作蛋糕、饼干、油条等。泡打粉和小苏打混合使用,做出的油条外表酥脆,内里空心,非常漂亮。
最后的酵母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,它与面团发酵时属于生物发酵物理反应。酵母菌把面粉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和二氧化碳,让面团变成蜂窝状。相对于小苏打和泡打粉来说,酵母菌的启发作用慢,主要用来制作面包、馒头、包子等。
怎么样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