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桌上常见的小米粥究竟是降糖“高手”,还是升糖“利器”呢?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找寻问题的答案,帮助老孙和朋友化解矛盾吧。

一.经常喝小米粥,血糖会升高还是降低?答案藏在这些研究里
小米粥之所以会频繁出现在家庭的饭桌上,和它的强适应力、口味以及产量脱不了关系。早在2014年我国的小米产量就已经达到174万吨!是名副其实的小米产量大国,再加上小米作为“五谷”之一,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比高粱、小麦、大米等谷物低,可以说它的好处大家心里都有共识。
但是当小米做成的粥与血糖联系起来时,人们对此反而会有较大的争议。
小米降血糖最早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记载,但我国的研究没有直接的临床证据。
其实小米作为小米粥的原料,它的降血糖作用是有典籍记载的,早在400多年前明朝的就曾被记载于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,而这一说法在印度的动物实验中也得到印证。印度学者曾以糖尿病大鼠为研究对象,用以研究小米的降血糖作用,最终结果发现小米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,具体表现是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。
如果根据这些研究来看,小米制成的小米粥可能确实具有降血糖作用,但是仅凭此难以证实其在人体中的降血糖效果。一是动物实验不能直接等同于人体,二是我国并没有直接的临床证据加以佐证,所以想通过小米粥来达到降血糖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。
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,喝粥时一定要谨慎。
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糖偏高而选择喝小米粥来“降血糖”,而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将其作为捷径,希望能够又快、又好地控制血糖,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,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,喝小米粥可能会成为升糖“利器”。
实际上不仅仅包括小米粥,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在喝任何种类的粥时都应该提高警惕,因为相比于馒头和米饭来说,粥中含有的水分更多, 且更容易被消化吸收,饭后血糖的升高速度可能会加快。再加上长时间熬制的粥中部分淀粉会分解为短链的碳水化合物——糊精,经由人体分解后会变为葡萄糖,这样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,血糖的浓度会直接升高。
总的来说,小米粥的降血糖作用的有待进一步研究,而对于本身控糖效果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,小米粥可能具有升糖作用,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体现小米粥对血糖的升高或是降低作用。我们与其只从小米粥关注降血糖的方式,不如朝远处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。二.长期高血糖是健康的威胁,及早预防能躲过一劫
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,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,它会引起几乎影响全身所有组织、器官的糖尿病合并症,已然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。我们需要知道,这些情况的出现和高血糖脱不了关系,所以如果能够尽早进行积极的生活干预,可能就会躲掉这威胁健康的一劫。
饮食中注意纤维和脂肪的摄入量,避免血糖数值上升。
虽然纤维和脂肪都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,但是当它们同时面对“控制血糖”这样的目标时,两者的作用就显得天差地别。就拿纤维来说,摄入充足的纤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内的血脂、血糖,但是大量地摄入脂肪则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,这点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。
因为当脂肪进入人体后,会被分解转化为糖类,从而引起人体内的血糖指数发生改变,而且血糖指数会呈现出上升趋势。所以为预防血糖超出正常范围,平时应该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,避免高血糖趁机而入。
尽早戒烟,防止血糖升高加速。
吸烟有害健康是大家挂在嘴边的事,但是真正能落到实际上的人却很少。如果有心预防高血糖,在生活中应该尽早戒掉吸烟的坏习惯,因为烟草中含有能够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盐碱,不仅会造成血糖升高加速,还会引起血管痉挛、心肌供血降低等情况,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。
医生来总结:
经常喝小米粥能降低血糖这一说法,在我国并没有直接的临床研究证实,而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,小米粥可能会成为升糖“利器”,所以在喝小米粥时应该谨慎。
面对长期高血糖给身体带来的危害,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尽早做好预防工作,例如及时戒掉吸烟的习惯,在饮食中注意脂肪的摄入等。朋友们,关于小米粥对血糖的作用,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?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和经验,我们一起攻破高血糖的难关。 |